近日,教务处组织召开专业建设专题工作会议,围绕2025年校内教改立项课题申报、新专业申报、“十五五”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制定,以及上海新一轮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。张学龙副校长、教务处处长钱芝网、副处长张倩、瞿春燕、质量管理办负责人、各学院分管教学院长、教管办负责人(教学秘书)及相关人员参会。
会议中,张学龙副校长强调,2025年校内教改立项课题申报将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、人工智能AI技术的融合应用以及教育教学改革总体方向,重点支持产教融合课程开发与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。学校教改立项课题申报工作聚焦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,旨在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,深化协同育人机制,加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,培育优秀教学成果。
关于2025年新专业申报工作,教务处钱芝网处长指出,需立足区域产业实际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前沿,优先布局无人机应用技术、中医养生保健、网络直播与运营及宠物医疗技术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。同时,需建立专业动态监测-人才需求调研-专家联合论证三维评估体系,确保新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链精准对接。
会议重点部署了十五五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编制工作。规划编制理念聚焦于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,并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旨在构建一个与行业需求紧密融合、兼具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的专业体系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。规划编制遵循需求导向、校企共建、特色发展三大原则,结合学院现有专业基础、发展前景及内外部环境状况等因素,按科学性、特色性、前瞻性、可操作性、可落地等要求,制定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初步构想。
在上海新一轮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申报工作中,教务处明确提出以特色引领、专业发展为指引方向,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级作为核心任务,以动态优化专业结构、提高专业群匹配岗位群为主线,重点支持人工智能、现代服务业领域专业群建设。
会上强调,各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强化“以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为中心”理念,建立“目标-过程-成果”三级质量监控机制,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能够切实落地并取得实效。会后下发了《2025年教改课题申报指南》《“十五五”规划主要发展量化指标》等指导文件。
此次会议的召开,标志着我校专业建设进入提质培优新阶段,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